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是一種由植物來源的含不飽和脂肪酸經氫化過程制成的含氫化脂肪酸,也叫氫化植物油,是一種廣泛使用于食品加工中的一種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包裝上印有“不含反式脂肪酸”標識或聲稱是產品配料表的食品是經過氫化處理過的,該產品實際上屬于反式脂肪。那么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有什么危害呢?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png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png]()
1、反式脂肪酸可導致人體肥胖和高血壓
對動物試驗發現,過量攝入反式脂肪可導致肥胖,還會使動物組織細胞表面多巴胺分泌減少。而當人體攝入更多反式脂肪時,血液循環不暢,血流速度減慢,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增厚,血液粘稠度提高,易形成血栓,影響血液流通,造成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及發展,使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出現惡化。同時,人們對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也會引起肥胖和高血壓等疾病。此外,反式脂肪酸還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常吃這種食物會誘發胃癌或腸癌。
2、會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能夠導致肥胖,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丹麥一項新研究發現,在20年的隨訪中,經常攝入反式油飲食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比正常飲食者增加了3倍多。這項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攝入與肥胖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
3、導致心血管疾病
實驗證明,如果反式脂肪酸含量高,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傷。同時還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號脂肪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和動脈血管阻力,使血脂升高,還會使血管壁上沉積物增多。高血脂患者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可能會加快血管阻塞發生。而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反式脂肪酸會使血管壁更容易受到損傷。
近年來,人們對于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害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也越來越多設備用于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檢測方面了。